林芝市交通运输局

政府信息公开

林芝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环境影响公众参与第二次公示

发布时间: 2022-03-24   浏览次数:   【字体: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等相关文件,现对林芝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进行第二次公示,进一步征求公众的意见和建议。

一、规划概述

围绕交通强国纲要,以综合运输网络建设为重点,以立体、联网、提质为抓手,到2025年,林芝基本建成衔接高效、服务优良、管养有序、保障有力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全市所有具备条件的乡镇、建制村通硬化路,建制村通客车,全面推动林芝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到2035年,全市基本形成布局清晰、覆盖广泛、服务高效、安全绿色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实现全市各区县与市区2小时生活圈,除墨脱、工布江达外各区县半小时内可达铁路枢纽(墨脱、工布江达2.5小时内),综合交通整体发展水平处于自治区前列。

林芝十四五交通建设将紧密围绕航空拓展工程、铁路突破工程、干线提质工程、乡村畅达工程、特色公路工程、生命安防工程、边防公路工程、客货运输工程、公路养护工程、智慧交通工程等十大主要任务开展。

二、主要环境影响概述

(1)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规划中铁路、公路等线性工程,容易对生态造成分割,影响生态完整性,对局部范围内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由于占用面积有限,相对于整个生态系统来讲,不会造成区域生态功能的整体退化。

(2)水环境影响分析

本次规划对水体的影响主要是施工期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运营期公路、铁路的路桥面径流排放和服务区等沿线设施产生的生活污水。枢纽站场生活污水及生产废水、维修生产废水等对水环境的影响。

(3)声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主要是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产生的噪声,营运期主要是运输工具交通噪声;站场进出站口以及发车区交通噪声和候车室、装卸发车处社会活动噪声,应采取相应的降噪措施。

(4)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施工期对空气环境的污染主要来自施工工地扬尘、施工车辆尾气、混凝土拌和站粉尘及路面铺浇产生的沥青烟气,施工期环境影响只是暂时的,只要做好相关洒水降尘、施工期环境保护管理,对环境的影响可减轻。营运期环境空气污染源主要为交通车辆、飞机产生的尾气等,主要污染物为CONOxTHC(烃类)和烟尘等,废气影响与车流量以及气象条件等有关。

(5)对振动的影响分析

振动影响施工期主要来自振动型作业,包括钻孔、夯实、重型汽车行驶、拆迁工程等及爆破作业产生的振动影响。运营期主要来自铁路,列车运行过程中轮轨相互作用产生机械振动,铁路交通振动源强主要与轨道结构、列车运行速度、轴重、地质条件等因素有关;而列车振动扩散衰减规律则受地质、地形、地貌等条件的影响,并随着距离的增加振动逐渐衰减。

三、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措施要点

(1)规划调整实施建议

本次规划环评主要对穿越或占用生态环境重要敏感区的项目从布局和规模上,提出了规划优化调整建议,尽可能避免或减轻对重要生态敏感要素的影响。

(2)生态影响减缓措施

重点关注对生态系统影响较大的路段。在下一步具体项目规划设计中需重点关注穿越或影响该区域的路段。对于经过森林和湿地等生态系统的路段而言,需采取针对性的生态保护与恢复措施,减少交通建设对重要生态系统的影响。道路工程建设结束后,对取弃土场、路基边坡、施工便道以及临时营地等工程的不同影响特点,采取相应生态恢复措施。

(3)水环境影响减缓措施与建议

在项目设计阶段,应做好现场踏勘工作,认真调查论证项目选址与地表水系的相互关系,在跨越河流、水库等水体时,减少使用堆填式的路基结构,可采取桥梁等形式,减小对地表水体的影响。

(4)声环境影响减缓措施与建议

规划项目选址、选线时尽量远离居民点等声环境敏感点;运营期采取设置低噪声路面、建声屏障、安装隔声窗及修建围墙等措施。枢纽场站合理规划布局功能区,合理布置站场内设施。

(5)环境空气影响减缓措施与建议

尽量远离敏感目标,工地周边必须设置围挡,采用洒水、遮盖物或喷洒覆盖剂等措施防治扬尘。运营期应推动采用先进的车辆技术,降低能耗,减少尾气排放。

(6)环境风险减缓措施

规划项目在选址选线阶段应尽量远离水源地等生态环境敏感区,工程设计及施工阶段应加强工程防范措施,营运期要严格危险品运输管理措施,并制定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开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

(7)环境振动减缓措施

在各规划线路项目建设阶段,应根据已确定的线路与振动保护目标的相对位置关系,项目环评阶段针对超标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铁路两侧环境振动敏感目标达标。

四、环境影响评价结论要点

林芝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等。对本次规划中涉及的环境敏感区,本次规划提出了优化调整建议,在具体项目实施时,应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合理选址、选线,采取严格的环境影响减缓措施。经过优化调整及采取本次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后,使不利影响得到有效控制和缓解。从环保角度分析,本规划的实施是可行的。

五、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纸质报告书的方式和途径

查阅纸质报告书的方式和途径:林芝市交通运输局。

六、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

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主要是受规划直接影响或间接影响的单位和个人

七、提交公众意见表的方式和途径

公众可下载填写《公众意见表》并于本公告发布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通过电子邮件、信函等方式向规划实施单位或环评单位反馈意见,公众提交意见时应提供有效联系方式,以便及时反馈相关信息。

联系方式

(1)规划实施单位:林芝市交通运输局

联系人及电话:布阿牛08945822251

联系地址:林芝市巴宜区八一镇青年路1

(2)环评单位:广东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人:邓工020-34121612邮箱:gdsjtghsj@163.com

地址:广州市白云区黄边北路5756

林芝市交通运输局

2022324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意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