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芝市交通运输局

政府信息公开

林芝市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 2022-03-31   浏览次数:   【字体:

第一章发展基础1

第二章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形势和需求4

2.1发展形势与要求4

2.2交通运输需求分析9

第三章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17

3.1指导思想17

3.2基本原则17

3.3发展目标19

第四章主要任务25

4.1综合交通25

4.2公路交通27

4.3运输服务30

4.4养护管理32

4.5安全应急33

4.6科技信息34

4.7绿色交通35

第五章保障措施37

5.1加强组织领导37

5.2强化技术保障38

5.3落实资金保障38

5.4优化建设环境39

5.5加强项目监管40

5.6强化舆论宣传40

附图1林芝市交通发展现状图42

附图2林芝市交通发展规划图(不含乡、村道)43

附图3林芝市“十三五”交通建设图(不含乡、村道)44

1林芝市“十三五”公路建设项目表

2林芝市“十三五”公路桥梁建设明细表

3林芝市“十三五”渡改桥任务表

4林芝市“十三五”客运站点项目建设计划表

第一章发展基础

“十二五”是西藏自治区交通发展最快的五年,是林芝市交通运输建设任务最重、整体服务能力提升最为显著的五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自治区交通运输厅的关心支持下,林芝市交通运输行业围绕提升林芝交通、建设西藏强地的目标,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构建更加完善的路网结构,提升交通运输服务能力,交通运输发展态势良好,为“十三五”期综合交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政策措施落实到位,交通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发展再上新台阶。积极争取和落实中央、交通运输部、援藏建设等一系列政策,“十二五”末公路建设投资累计完成215亿元,超额完成“十二五”投资计划,“促跨越、保稳定、惠民生、护生态”取得巨大成效,交通运输瓶颈制约得到有效缓解,基本满足了林芝市经济社会发展与社会长治久安的需要。

交通基础设施规模不断扩大,网络结构更趋合理,通行能力明显增强。基本形成以米林机场为中心,国道和省道等干线公路为骨架,农村公路和专用公路等支线公路为补充的综合交通体系。“十二五”末,全市公路总里程5583.865公里,比“十一五”末增长了14.6%,其中国道613.73公里,省道626.527公里,分别占总里程11.0%、11.2%;农村公路与专用公路共4343.608公里,占总里程77.8%;三级及以上公路里程突破1000公里,达1154.529公里,比“十一五”末增长了22.1%,四级及以上公路里程达3513.681公里,占总里程的62.9%;实现县县、具备条件的乡镇、半数以上建制村通硬化路,所有具备条件的乡镇、建制村、寺庙通公路;初步实现国省干线高等级化、农村公路网络化、边防公路畅通化。林芝米林机场改扩建工程稳步推进。渡改桥任务基本完成,基本满足当地居民出行需求。拉萨至林芝铁路全面动工,作为川藏铁路、滇藏铁路的共线,在未来林芝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交通运输服务水平迅速提升,安全应急保障能力显著增强,行业管理取得积极进展。全市公路、航空客货运量和机场货邮量持续快速增长,运输能力不断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水平明显提升,运输组织不断优化,交通运输装备水平明显改善。“十二五”末邮政普通服务网点70个,民营快递公司10家,营业网点28个,通邮乡镇数54个,乡镇通邮率达100%。安全应急能力大幅提升,安全监管全面加强,紧急运输能力储备和反应机制初步建立,圆满完成公路水(雪)毁抢险保通、行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公路养护管理等各项运输保障工作。严把运输经营者市场准入关,规范出租车管理,严抓治超和治理公路“三乱”工作,破案结案率达100%,为路产路权的维护与公路的安全畅通提供了有力保障。

绿色交通取得新进展,科技发展水平明显提升,交通信息服务能力日益提高。交通运输环境保护能力逐步加强,公路绿道工程建设稳步推进,节能减排取得初步成效,交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攻克了多项世界性高原冻土带公路建设、病害防治与养护技术难题。交通运输信息系统初步构建,营运车辆卫星定位服务等智能交通系统已推广应用。

在过去的五年里,林芝市全体交通人攻坚克难、奋力拼搏,发扬“两路精神”,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团结奋斗,完成了墨脱公路通车等艰巨任务,林芝交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十三五”时期是林芝市推动跨越式超常规发展的关键时期,是率先在西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刺时期,是努力争当科学发展和谐稳定带头区重要时期。面对发展的新形势、新变化,当前交通网络规模总量偏低,结构不尽合理,服务水平不高,生产要素保障能力有待提高,应急反应体系尚需健全等问题亟待解决,总体发展速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运输需求还不相适应。为了贯彻中央对西藏提出的“两屏四地”建设新要求,在“十二五”交通运输发展基础上,全市交通行业必须强化机遇意识,坚定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凝心聚力,乘势而上,加快构建和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进交通运输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为林芝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局势稳定、边防巩固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提供有力支撑。

第二章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形势和需求

2.1发展形势与要求

2.1.1全力推进林芝跨越发展,要求加快构建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促进交通运输发展的转型升级

“十二五”期,林芝经济呈现稳中有进发展态势,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04.33亿元,比2010年增加50.60亿元,增长94.2%;人均生产总值48719元,比2010年增加21178元,增长76.9%,稳居全区第一。预计到2020年,随着林芝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社会人员、物资流动总量将大量增长,全社会客货运输需求总量大幅增长,林芝交通将面临客货运输增长所带来的巨大压力。同时,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出行方式提出更多样便捷、更经济高效、更舒适安全的要求。目前,林芝市交通以公路为主,民航为辅,存在公路网络覆盖范围不全、通达深度不够、道路等级较低,民航机场容量不足、航班较少等问题,且受特殊气候条件影响,公路断道、航空停飞等现象时有发生,交通运输通达性较低,交通运输相对滞后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矛盾日益凸显。全力推进林芝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必须破解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交通“瓶颈”,加快构建和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促进交通运输发展的转型升级,增强交通基础设施的总体供给能力,提升运输服务水平。

2.1.2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近年来,林芝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各项事业走在了全区前列,不断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进。但由于林芝市区域发展、城乡发展不平衡,特别是察隅、墨脱等边远县和偏远乡镇、村的经济还相对落后,部分群众生活水平低,因此现阶段的小康是较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的小康,离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较大距离。要完成“力争2018年在西藏全区率先提前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时间紧、任务重、困难多,关键在于解决偏远县乡、农村地区的发展问题。交通是国民经济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是缩小区域差距、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基础前提。为体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交通运输发展的要求,交通部研究提出了“三通、三覆盖、两降、两提升”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交通运输发展目标和指标体系。林芝市应结合发展实际,积极实施交通扶贫,重点加快建制村通硬化路、乡镇通班车和通邮建设,逐步改善农村基本出行条件,构建便捷的城乡交通网络,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实现城乡共同繁荣,推动林芝市率先在西藏全区七地市中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2.1.3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统筹城乡和区域交通协调发展

西藏提出“一圈三带两点一线”新型城镇化发展布局战略,林芝作为其中的“尼洋河中下游城镇带”,近年来小城镇建设步伐明显加快。2015年底,林芝城镇化率达38.4%,比“十一五”末提高6.0个百分点。根据林芝市人口和城镇人口的增长趋势,预计到2020年,林芝城镇化率将达到48%以上。城镇化水平越高,人员和物资流动的频率和总量越大。因此,未来林芝交通发展要统筹城乡和区域交通协调发展,加快构建以主要城镇为结点、辐射周边的公路网建设,形成若干条城镇间公路交通大通道,提高主要城镇的集聚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缩短时空距离,引导和促进人口和生产要素流动,从而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同时,要加强交通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满足客货运输在安全性、舒适性和可靠性等方面的服务需求。

2.1.4发展特色旅游业,建设世界生态旅游区,要求构建安全便捷的旅游交通体系

林芝生态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素有“西藏江南”的美称。旅游业是林芝市的重要支柱产业,2015年旅游总收入32.83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1.5%。公路交通是林芝区内旅游的主要交通方式,公路基础设施服务水平对林芝旅游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影响。林芝市相当数量具备开发潜力的旅游景区远离城市和干线公路,由于景区与干线公路之间缺乏等级公路连接,导致许多旅游景点可进入性较差,而现有的旅游公路等级普遍较低,旅客出行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严重影响了旅游业的发展。为推进林芝市建成世界旅游目的地示范区和生态旅游大景区,促进旅游经济发展,要求进一步加强旅游公路建设,构建安全便捷的旅游交通网络,实现重要旅游景区与交通干线的快速连接,提高旅游交通的服务水平。

2.1.5建设生态文明,要求持续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运输行业发展

十八大报告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近年来,林芝市大力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带来了生态环境影响问题,因此,必须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正确处理好加快交通发展与保护生态的关系,坚持保护与建设并重、保护优先,深入推进交通运输行业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着力在建设美丽西藏蓝图中打造美丽林芝。在交通基础设施规划、设计、施工、运营、养护和管理全过程中突出节能环保和生态文明,节约能源、土地,降低工程污染物排放总量,进一步提高环境监管能力,有效保护交通项目所经过区域的水源、湿地、天然林以及生物多样性。发展专业化高效率运输装备和节能环保运输装备,积极探索生态示范路建设,建立健全绿色交通发展制度体系,形成绿色交通发展长效机制,持续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运输行业发展。

2.1.6构建科学发展和谐稳定带头区,要求不断提高交通运输的安全保障能力

林芝地处西藏东南面,南部与印度、缅甸两国接壤,此外,林芝市地形复杂,泥石流、滑坡、冰雪等自然灾害频发,对交通运输安全保障能力提出巨大挑战。目前,林芝市以公路交通为主,交通运输方式单一、运量小、耗时长,重要军事物资装备和人员的快速集结、抢险救灾物质的快速输送和受伤群众的安全转移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运输保障。因此,进一步完善公路交通网络,提高路网通达深度和通行能力,积极推动铁路和通用航空发展,提高交通运输的安全保障能力,是贯彻落实中央治边稳藏方略的重要途径,对维护BJ地区和谐稳定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2交通运输需求分析

2.2.1经济社会发展趋势

1、社会经济快速平稳发展

近年来,林芝市社会经济保持快速平稳发展。2015年,生产总值完成104.33亿元,可比增长11.2%,连续16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常住人口22.75万人,人均生产总值45859元,在全区七地市中排名第一。

数据来源:林芝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根据林芝市近七年经济发展情况,利用曲线外推法进行二次回归拟合分析,预计至2020年林芝市生产总值将达到195亿元,是2015年的1.9倍,“十三五”期年均增长13.3%;2020年常住人口达25.7万人,人均生产总值达76000元,是2015年的1.7倍。

2、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

随着林芝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居民收入不断提高,生活水平明显改善。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87元,比上年增长14.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703元,比上年增长11.7%。预计至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可达到32100元、21500元,年均增长率分别为8.6%、13.2%。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要求大力改善农村出行条件,持续推进和服务于新型城镇化发展。

3、旅游业快速稳定增长

林芝生态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旅游业已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2015年,接待国内外游客351.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2.83亿元,相当于地区GDP总量的31.5%。

随着林芝旅游的规划完善,旅游业将继续保持快速稳定增长态势,并逐渐向规范化、国际化靠拢,同时不断开发特色化、个性化,定制化的旅游项目,走出一条具有西藏特色、林芝特点的发展道路。预计至2020年,接待国内外游客将达到625万人次,是2015年的1.8倍,旅游总收入将达到66亿元,占林芝GDP总量的33.8%。

2.2.2交通运输需求分析

1、汽车保有量

2015年,林芝市汽车保有量达30488辆,即每7个人就拥有一辆汽车,人均汽车保有量超全区平均水平。2015年汽车保有量比上年增长11.8%,“十二五”年均增长率10.8%。“十三五”期,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提出更高要求,购置汽车的需求也将日益高涨。同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进一步刺激了汽车保有量的增长。预计到2020年,林芝市汽车保有量将达到46700辆,年均增长率8.9%。

2、社会运输需求总量

“十一五”以来,在“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经济发展战略指导下,林芝市经济社会取得较大发展。今后一段时期,随着生态旅游业、水电能源业、特色农牧业和藏药业“四大优势产业”的联动发展,产业结构更加优化,产业集聚程度不断提高,林芝市经济将保持快速增长,城镇化进程将明显加快,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将进一步提高,客货运输需求将与经济发展同步实现快速增长。

货物运输需求预测主要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相关,旅客运输需求预测主要受人均GDP和人口总数、人口流动情况的影响。根据上一小节经济社会发展趋势预测,林芝市2020年GDP将达到195亿元,常住人口将达到25.7万人,国内外游客将达到625万人次。分别运用二次指数平滑、多元线性回归和加权移动平均法三种预测模型,得出2020年林芝市社会客货运输需求总量的预测结果,结合多角度定性分析,取平均值作为本次需求预测的最终值,即2020年客、货运输需求总量分别达到374万人次、412万吨。

2-12020年林芝市运输需求总量预测表

年份

预测方法

客运需求(万人次)

货运需求(万吨)

二次指数平滑

430

257

多元线性回归

444

518

加权移动平均

247

461

平均值

374

412

3、公路客货运量

随着道路客运交通安全整治力度的加大,2014年起林芝市公路客运量显著下降,2015年林芝全市累计完成公路客运量169.5万人,旅客周转量2.32亿人公里,与“十二五”末相比较均呈现下降趋势,最大程度上保障了旅客的出行安全。2015年公路货运量157.3万吨,货运周转量6.47亿吨公里,“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7.4%、5.8%。根据林芝市运输需求总量预测结果,结合公路客货运输历史运输量,研判未来交通发展趋势,采用趋势外推法预测,至2020年公路客、货运量将分别达到282万人、396万吨,占社会运输需求总量的75.5%、96.2%;公路旅客周转量和货物周转量分别达到4.27亿人公里、10.66亿吨公里。

2-2林芝市公路交通运输量预测

指标

2015年

2020年

预测值

“十三五”

年均增长率

现状值

比上年增长

客运量

(万人次)

169.53

-2.7%

282

10.7%

旅客周转量

(亿人公里)

2.32

18.2%

4.27

12.9%

货运量

(万吨)

157.31

69.2%

396

20.3%

货物周转量

(亿吨公里)

5.94

28.4%

10.66

12.4%

数据来源:林芝市运管局

4、民航机场吞吐量

林芝米林机场自2006年建成通航以来,发展飞快,2009年旅客吞吐量已达到11.97万人次,直逼机场年运送旅客量12万人次的设计饱和容量。2015年完成旅客吞吐量38.3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652.5吨,保障飞机起降4579架次,分别同比增长21.6%、20.0%和26.7%,机场已远远不能满足现有运输需求。

数据来源:中国民用航空局统计公报

林芝海拔较低,是旅客进藏适应高原反应的一个缓冲平台,且近年来林芝旅游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旅客选择“林芝进、西藏出”的旅游线路,航空运输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预计至2020年,米林机场的旅客吞吐量将达到79万人次、货邮吞吐量将达到4720吨,“十三五”年均增长率15.5%、23.3%。

2-3米林机场运输量预测

指标

历史情况

2020年预测值

“十三五”

年均增长率

2007年

2015年

年均

增长率

旅客吞吐量

(万人次)

7.4

38.3

22.8%

79

15.5%

货邮吞吐量

(吨)

122.3

1652.5

38.5%

4720

23.3%

5、铁路客货运量

目前林芝市主要以公路交通为主、航空为辅,尚未发展铁路。按国家铁路网规划建设时序安排,川藏铁路拉林段已于2014年底开工建设,“十三五”末将建成通车,届时林芝市将结束不通铁路的历史,形成由公路、航空和铁路组成的运输大动脉。但由于川藏铁路、滇藏铁路尚未全线贯通,因此,“十三五”末拉林铁路主要承担与拉萨方向之间的客货运输,对拉萨-林芝公路交通和航空运输量存在一定影响。

2020年,林芝市公路、航空、铁路交通运输方式承担的运输量分配如表2-4。

2-4林芝市“十三五”运输量分配表

2013年

2015年

2020年

运量

比重(%)

运量

比重(%)

运量

比重(%)

客运总量(万人次)

476.8

100

207.87

100

374

100

公路

450.94

94.58

169.53

81.56

282

75.50

航空

25.86

5.42

38.34

18.44

79

21.09

铁路

——

——

——

——

13

3.41

货运总量(万吨)

69.44

100

157.48

100

412

100

公路

39.36

99.88

157.31

99.90

396

96.19

航空

0.08

0.12

0.17

0.10

0.47

0.11

铁路

——

——

——

——

15

3.69

总体而言,林芝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要求交通运输向多样化、快捷化转变,完善和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大势所趋。“十三五”期,公路在综合运输体系中仍占绝对主体地位,公共客运和私人交通量将较快增长,货运逐步走向规模化和专业化;航空运输需求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业的发展,显现持续快速增长;铁路运输将在“十三五”末发挥其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届时,林芝市进藏门户地位将得到进一步凸显。

第三章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3.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西藏工作的方针政策,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重大战略思想,坚持统筹协调、适度超前、突出重点、绿色发展的原则,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交通运输服务水平,加强交通科研攻关能力,推进交通可持续发展,加快构建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显著提升其在西藏地区的通道枢纽服务功能,为林芝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支撑。

3.2基本原则

1、科技引领,创新发展

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加快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及新设备推广应用,促进交通运输转型升级;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新型科技人才,形成良好的科技人员培养和发展机制;产学研结合,积极与全国各有关单位、对口援藏省市和大专院校联合开展科技攻关和课题研究,加强适用性研究,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力度,破解交通发展瓶颈,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交通建设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2、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加强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特色产业开发、应急救援的有效衔接,主动融入国家、西藏自治区交通发展新格局,坚持城镇与农村协同、建设与养护并重,统筹协调客运与货运、干线与支线、内部与外部交通之间的发展,大力推进对外综合通道、境内经济干线、农村公路和专用公路的规划建设。

3、环境友好,绿色发展

生态优势是林芝最大的优势和本钱,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在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和管理等交通运输发展全过程,在优化功能、完善机制、提升管理上求突破,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等资源,降低单位运输能耗和污染物排放,加快推进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促进交通与自然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

4、适度超前,开放发展

根据西藏自治区和林芝市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和新要求,“十三五”期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最后冲刺时期,也是公路交通建设超常规发展的关键时期。与率先发展、产业建设、民生改善等需求相比,当前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规模明显不足,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优化建设资源配置,科学规划、有序实施,在满足现阶段客货运输需求的基础上,使交通基础设施能力适度超前,充分发挥交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和支撑保障作用。同时注重加快对外运输通道和枢纽建设,增强交通支持区域经济社会开放发展的力度。

5、重点突出,共享发展

始终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交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抓住林芝区位、资源两大优势,把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出行条件放在事关农牧、藏药、旅游等特色产业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以满足居民基本出行需求、提高应急救援抢险能力、保护生态环境、发展旅游业和物流业为重点,促进交通行业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加快国省干线公路提级改造,加快铁路、民航和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建设,逐步构建安全应急通道、旅游通道和物流通道。

3.3发展目标

3.3.1总体目标

“十三五”期间林芝市交通运输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继续保持交通跨越发展的总体态势,至2020年末,东出川滇、西进拉萨、南达山南、北通那曲和昌都的区域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基本建成,区域通道枢纽服务功能显著提升。实现干线通县、油路达乡、公路进村,有条件乡镇开通班车,城乡交通一体化水平、养护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安全应急保障能力、GBF建设能力显著增强,基本形成“布局合理、衔接顺畅、安全可靠、生态和谐”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交通运输发展整体水平处于自治区前列,为林芝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支撑。

3.3.2具体目标

按综合交通、平安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四个交通”的要求,从交通基础设施、运输服务、养护管理、安全应急、科技信息、生态保护等方面,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将总体目标具体化为20个具体目标指标,根据指标发展受控的主要因素,可划分为由政府主导的13个约束性指标和由市场主导的7个引导性指标。(见表3-1)。

1、基础设施

——公路。至2020年末公路总里程达10869km,国省干线公路网基本构建,公路基础设施网络化程度大幅提高,所有县城通国省干线,重要旅游景点、寺庙、产业基地和军事要地通沥青或水泥路。公路等级进一步提升,国道三级及以上公路比重达到100%。

——铁路。拉林铁路建成通车,结束林芝市无铁路的历史;推进川藏铁路康定-林芝段和滇藏铁路香格里拉-波密段前期工作,争取十三五期内开工。

——枢纽场站。配套建设布局合理、规模适当的公交场站体系(包括公交首末站、公交停保场、公交站点),以满足优化和新开通的公交线路运营需求;强化公路与铁路、机场的有效对接,实现每个县城建有一个货运场站,有条件的县城建有一个及以上客运场站,基本满足居民生产生活需求。

——航空。完成米林机场二期航站楼建设,基本建成墨脱、察隅、巴宜区三个通用航空应急救援基地,进一步提高旅客进藏快捷通道能力和应急救援服务水平。

2、运输服务

——客运。实现相邻省市域有班线,有条件乡镇通班车,优化调整既有公交线路覆盖主要居民出行点,具备条件的县城开通城市公交,提高公交覆盖率和服务水平,提升居民出行便捷性;创新旅游客运运营组织与服务模式,满足各层次旅客出行需求,加大中高级营运客车投入使用,提升客运服务品质;积极争取加密航班、新辟航线、开通夜航,各种服务设施进一步配套和优化。

——物流。大力发展邮政服务,不断优化快递企业发展环境和支撑条件,积极引进大中型物流企业,提高营运货车中重型车、专用车及厢式车的占比,满足日益增长的物流需求。

3、平安交通

——养护管理。国省干线养护力度持续加大,形成“畅、安、舒、美”的通行条件,总体技术状况(MQI)达到良等水平,年度实施大中修工程比例不小于12%,及时发现、消除安全隐患。大力实施农村公路安保工程、灾防工程、危桥改造和渡口改造工程等,实现有人管养、有钱管养、有效管养,农村公路安全水平全面提升。

——安全应急。建立灾害防治监控和信息采集系统,实现监测和应急保障力量基本覆盖国省干线公路及主要县道;健全应急抢险设备、物资和应急队伍数据库,提高交通运输安全应急、抢险救灾能力,一般灾害情况下,国省干线公路应急救援到达时间不超过2小时,公路抢通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两客一危”车辆GPS安装率达到100%,营运车辆万车死亡率明显下降。

4、智慧交通

加大科技信息技术在交通建设、运营、养护、安全监管等领域的应用,推进交通智能化信息化建设,基本实现国省干线及主要县道交通量自动化观测以及所有“两客一危”车辆动态定位跟踪监测。抓好“四个信息化”建设(公路管理信息化、客运站服务信息化、物流信息化和行政审批信息化),实现网上便捷服务。

5、绿色交通

坚持交通建设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建立健全交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严格交通建设项目审批程序;保护大气环境,坚持车辆准入、报废标准,力争2020年机动车环保检测合格率达到90%,加大景区内车辆驶入限制力度,鼓励清洁能源车辆投入使用,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结合林芝生态旅游,加强生态绿道规划建设,提高干线公路沿线绿化美化水平,实现可绿化公路绿化率100%。

3-1林芝市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指标

序号

指标

单位

2015

现状值

2020

目标值

指标

属性

基础设施

1

公路网总里程

km

5583.865

10869

约束性

2

国道三级及以上公路比重

%

100

100

约束性

3

乡镇公路通达率

%

96.3

100

约束性

4

具备条件的乡镇公路通畅率

%

88.9

100

约束性

5

建制村公路通达率

%

95.7

100

约束性

6

建制村公路通畅率

%

47.8

75

约束性

7

县级客运场站覆盖率

%

71.4

100

约束性

运输服务

8

县城城市公交开通率

%

14.3

>25

约束性

9

乡镇通班车率

%

96.3

100

约束性

10

省市际公路营运客运班车的中高级客车占比

%

100

100

引导性

11

乡镇通邮率

%

100

100

引导性

12

机场开通直航城市个数

7

10

引导性

养护管理

13

国省干线总体技术状况指数(MQI)

%

86.3

88

约束性

14

国省干线每年实施大中修工程里程占比

%

9.63

12

引导性

安全应急

15

国省干线公路一般灾害情况下公路应急救援到达时间

小时

3

2

约束性

16

国省干线公路一般灾害情况下公路抢通时间

3

1

约束性

17

营运车辆交通事故万车死亡人数下降率

%

40.2

50

引导性

科技信息

18

重点营业性运输装备监测覆盖率

%

100

100

引导性

生态环保

19

可绿化公路绿化率

%

40

100

约束性

20

机动车环保检测合格率

%

>80

>90

引导性

①以2010年为基础年。

第四章主要任务

林芝市“十三五”期交通运输发展的重点和主要任务以实现各项交通发展目标为指引,综合平衡长远与当前、整体与重点,努力在基础设施、运输服务、科技环保、应急安全等领域取得新突破、跨上新台阶,为“十三五”期林芝市固边、兴业、富民提供坚实的交通运输保障。

4.1综合交通

构建高效的综合交通体系是实现林芝交通运输跨越发展的基础,也是实现与周边地区快速连通、加快优势资源开发的必然选择。“十三五”时期将加快综合运输通道和一体化运输场站建设,努力完成自治区“力争到2020年建成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总体部署。

1、加快构建综合运输大通道

努力建立、健全统一的综合交通规划、建设领导机制,注重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在通道建设中优化利用稀缺的通道资源和土地、资金等保障要素。加快航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米林机场二期航站楼,基本建成墨脱、察隅、巴宜区三个通用航空应急救援基地,航空运输瓶颈得到根本缓解,航空应急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加快铁路建设。全力保障拉萨至林芝铁路建设进度,确保工程在“十三五”末建成通车,早日结束林芝不通铁路历史。积极推动川藏铁路(康定至林芝段)、滇藏铁路(香格里拉至波密段)前期工作,力争在“十三五”期内开工。加快公路通道建设。加强规划国省干线与航空、铁路的优化衔接,增强综合运输通道的整体效能。到2020年末,基本构建东出川滇、西进拉萨、北通那曲、昌都、南达山南的对外快速综合通道,林芝市藏东南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巩固。

2、加快建设一体化运输场站

建立健全场站建设体制。引导建立统一的场站建设协调机制,着力解决规划衔接、建设用地等问题,推动各种运输方式的有机衔接。场站建设应紧密结合当地实际,做到既能满足需求,又不贪大求全,达到综合社会效益最大化。加快客运场站建设。落实《川藏铁路拉萨至林芝段主要车站市政公共配套设施建设项目规划》中林芝市境内规划的公共交通客运服务配套设施,全面建成朗县、米林、朝阳和林芝四个铁路客运站,加强公路与铁路客运服务衔接;新建巴宜区、工布江达县新区、米林县派镇、鲁朗、波密五个公路客运站加快货运场站建设。新建林芝火车站商贸物流中心,建成巴宜区、朗县、米林县、工布江达县、波密县、墨脱县、察隅县七个物流配送中心。加强场站集疏公路建设。加强场站与区域公路网和城市交通网络的对接,完成林芝至米林机场专用公路及其他集疏公路建设。到2020年末,基本建成与林芝市综合运输通道相适应、能力充沛、层次分明的客货运场站体系。

4.2公路交通

公路是综合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边远地区农牧民出行的唯一交通方式,推进林芝综合交通发展,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精神,要求加快公路交通发展。“十三五”时期将在已有路网的基础上,基本构建以国省干线为骨架,农村路网为基础,旅游公路等经济线路为补充的林芝公路网络,全面完成自治区公路发展“五年决战”建设任务,全面提升公路服务水平和保障能力。至2020年末,新、改建公路里程超过10000公里,公路建设计划总投资约677亿元,国省干线主骨架基本建成,农村公路通达、通畅能力显著提升,交通对扶贫工作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1、加强国省干线公路建设

优先建设东西向对外干线公路大通道。新、改建完成G219G318、G559和G560林芝境内段,构建林芝地区两条东西向公路大通道,实现所辖所有县城便捷连通市行政中心。完成S504全线改扩建,建成S8林芝-拉萨快速路。加快推进南北向国省公路建设。新建S4林芝-米林机场快速路,改建G559然乌至察隅段和波密至墨脱段,打通S203、S204、S205及S303与林芝境外相邻路段,构建完成四条南北向公路通道,加强区域路网互联互通,实现境内外快速通达。积极推进已有国省公路提级改造,打通断头路,对事故多发路段进行安全改造。“十三五”期普通国省公路建设里程突破2100公里,规划国道全部建设完成,规划省道建设完成600公里左右。

2、加快专用公路发展

林芝物产资源丰富,生态旅游业、特色农牧业、藏医药业和文化产业是林芝的重要支柱产业,加强通景区通牧场等的专用公路建设对林芝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十三五”期,在国省干线及农村公路建设时兼顾产业发展需求,新建、改造专用公路约3235公里,其中,旅游专用公路315公里、寺庙公路45公里、产业资源路303公里、牧场连通道路2572公里,全面改善主要产业资源点无路或公路等级低、路面窄、路况差等问题。

3、完善农村公路网络

加快乡镇、建制村通畅、通达公路建设。新建48公里,解决墨脱县加热萨乡和甘登乡的公路通达问题,改建公路454公里,使5个有条件的乡镇实现通畅目标;新建通建制村公路93公里,解决5个建制村通达问题,实现乡镇、建制村通达率100%目标;计划实施157个通建制村公路硬化工程,里程约2450公里,实现规划期末建制村通畅率85%目标;新建109公里村道,解决部分自然村公路通达问题。加强断头路建设。新、改建34段共计约1300公里断头路,完善公路网络,改善路网连通性。支持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工作。完成18个集中安置点和4个分散安置点的公路通畅工程,新、改建约180公里农村公路,有效改善居民的生活、生产条件。

4、加大渡改桥和危桥改造力度

“十二五”期渡改桥取得丰硕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完成其余有通行需求和实施条件的渡改桥工程,并建设相应的连接道路,保障乡村民众的安全出行。“十三五”期计划完成米林县扎村、江中、单嘎三个渡口的渡改桥任务,投资约7100万元,未列入渡改桥的渡口实行渡口和渡船改造。

鉴于林芝市危桥数量多,病害情况复杂等客观情况,分阶段实施危桥改造工程,对交通量大、民众反映强烈、破损严重的危桥优先实施改造。“十三五”期计划完成113座桥梁,改造总长约5300米。

4.3运输服务

1、构建便捷的公众出行服务体系。

拓展对外交通运输服务,支持林芝市各县区运输企业开通直达附近中心城市班线,增加到那曲、云南的班线,开拓林芝机场与国内发达地区的航线,新增林芝机场到上海、广东、西安等的航线;加强城乡客运体系建设,加大对农村客运的支持力度,完善农村客运线网布局,构建因地制宜、便民经济的城乡客运体系,争取到2020年,实现全市所有乡镇通班车,为农牧民交通出行创造便捷条件;大力发展包车客运、旅游客运、机场快线等运输效率高,通达度深的特色客运服务,鼓励旅游客运与班线客运资源共享,加快发展汽车租赁网络化服务体系。

2、积极推动公共交通发展。

优化现有巴宜区公交线路,同步配套公交站点建设,提升公交服务效率和品质;支持林芝市有条件的县区(乡、镇)开通城市公交服务,加强公交站点配套建设,提高公交服务覆盖率;合理配置公交车型,根据实际需求适当加密发班班次,为农牧民交通出行提供便捷的公交服务。

3、着力发展经济通畅的物流运输体系。

加快推进林芝机场货运场站建设,推动铁路沿线各县铁路货运场站建设;加快建设集仓储、分拣、配送等服务功能的现代化快递产业园区,促进全市快递行业管理规范化;完善邮政网点布局,继续开展乡乡通邮工程,提高邮政服务能力和效率;推动本地物流信息平台建设,促进物流信息流动。逐步形成以快递产业园区为核心,林芝机场、县级铁路运输场站为支撑,快递营业网点为补充,物流信息充分流动,适宜林芝市发展需要的物流运输服务网络。

4、提高交通运输装备水平。

鼓励长途客运发展大中型高档客车,大力发展适合农村客运安全、实用、经济型的乡村客车;逐步更新老旧货物运输车辆,逐步推动高效、节能的专用车及厢式车发展。

5、加强交通运输服务监管。

完善道路运输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加大对客(货)运车辆、城乡出租车的安全、服务监督,加快建立驾驶员培训、机动车维修、出租车服务质量考核体系,逐步规范交通运营市场秩序,构建统一、公平、规范、有序的交通运输市场。

4.4养护管理

完善公路管养能力体系建设。理顺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机制,加大养护资金投入,落实管养机构、人员、资金等,加强公路养护工程实施力度,强化公路日常养护,不断推进预防性养护,推动公路养护走向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根据国省干线、农村公路网调整的要求以及公路建设项目的实施安排,优化养护工区布局,推进公路养护工区标准化建设,改善基层养护单位和人员的生产、生活条件,合理配置经济适用的成套化专业养护机械装备、通勤车辆和安全防护设备等,加强对预防性养护机械等新技术设备的配置,全面提升养护工区专业化、机械化养护水平;大力开展养护新设备、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的研究和应用,重点推广公路养护科学决策成套技术、公路和桥梁隐蔽工程检测技术、全寿命周期养护设计、应急处置技术等,着力提高公路养护整体技术水平。

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养护工程实施力度。以国省干线公路、重要县道为重点,继续实施公路安保工程,每年国省干线公路实施大、中修工程(含预防性养护)的里程比重不少于12%,结合国省干线公路改造、文明样板路创建和标准化美化工程(GBM)的实施,组织开展以“畅、安、舒、美”为主题的公路养护示范工程创建活动;完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机制,继续推进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分清事权,分级管理,进一步完善指标体系和考核体系,落实农村公路养护责任主体,实现农村公路“有路必养,有路必通”;大力实施公路灾害防治工程,加强易灾毁路段的调查与评估力度,重点整治国省道易灾毁路段,增设或完善必要的防灾设施,对边坡、路基、桥梁构造物和排(防)水设施进行综合整治,全面提高公路防灾能力;继续加大公路桥隧养护管理力度,落实桥隧养护的技术政策和管理制度,完成现有国省干线公路危桥改造100%的目标,基本完成农村公路中桥及以上现有危桥改造任务。

4.5安全应急

加强交通安全监管。增强交通基础设施可靠性,加大国省道安保工程和危桥改造力度,加强公路基础设施灾害防治能力,完善公路标志、标线等交通附属工程建设,最大限度消除基础设施安全隐患,提高交通安全性能;加强客货运输安全监管,强化对长途客运车辆、重型货运车辆、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的监管,逐步整治超载行为,争取到2020年营运车辆交通事故万车死亡人数较“十一五”末下降50%以上。

提高交通运输应急保障能力。完善公路交通应急预案,结合本地实际,制定针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事件的专项处置预案,着力提高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提高交通运输安全应急、抢险救灾能力,建立健全预测预警、应急处置和信息发布等应急运行机制,建立预警信息快速通报与联动响应机制;加强交通应急中心建设,建立不同层次的交通应急快速反应网络体系,重点建设国家区域性的林芝机场及公路交通应急救援中心,强化具有高原应急救援能力的救援队伍建设,配备必要的公路抢通物资和大型交通专用抢险装备、车辆及机械,到2020年,实现一般灾害情况下国省干线应急救援到达时间不超过2小时,公路抢通时间不超过24小时。

4.6科技信息

促进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紧密结合行业实际需求,通过开展示范工程等方式,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养护、应急救援及环境保护等领域的科技成果的转化,重点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在基础设施建设、公路地质灾害防治、交通信息采集、公路养护等关键领域的应用。

建立交通运行状态感知网络。强化对“两客一危”车辆及重点营运货车动态定位跟踪监测,加强自治区安检平台与车辆定位系统的融合;建设国省道路况信息采集、重点桥梁检测、公路交通量信息采集等设施,确保国省干线重要路段、地质灾害易发路段监测点的基本覆盖,逐步实现重要路段、节点及地质灾害频发路段可视、可控、可测目标。

推动交通应急救援平台及公共交通服务平台建设。健全应急抢险设备、物资和应急队伍数据库,提高交通运输安全应急、抢险救灾能力;加快航空、长途客运“一站式”购票综合服务系统建设,逐步推广信息化订票和智能支付服务,综合交通出行信息基本实现互联网、移动终端多渠道查询,为农牧民及旅客交通出行和货物、邮件运输提供及时可靠、选择多样的交通服务信息。

4.7绿色交通

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对交通运输工程设计、施工、运营全过程的环境保护的监管。合理设计项目路线走向和场站选择,尽可能避让生态敏感区、水源保护区,强化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的审查;加强施工监管,采取水土保持、动物通道、植物和湿地保护等措施,减少交通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加强交通节能环保监管。强化节能减排和资源集约利用。健全统计监测机制及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大动态监测和责任目标考核。严格控制尾气排放未达标的车辆上路,逐步淘汰高污染、高耗能的运输装备,鼓励清洁环保技术和装备应用,降低污染物排放水平。

建设绿色安全景观通道。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生态工程建设,交通运输项目建设实施前,加强工程建设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避开地质灾害多发易发区,对地质灾害已建成工程项目实施重点治理,降低自然灾害对交通出行的破坏;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周边绿化和环境设计,提高公路沿线绿化水平;开展公路基础设施生态示范项目建设,争取把G318、G219部分路段建成省级生态示范公路。

第五章保障措施

围绕“十三五”期间林芝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在加大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和规划指导,完善投融资政策,强化技术保障,加强项目监督与管理,为规划实施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5.1加强组织领导

1、加强组织协调要切实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协调,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抓紧推进各项任务的分解实施,科学制订推进节奏,确保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落实在具体政策措施和建设项目上。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充分发挥部门领导作用和市发改委的综合协调作用,加强统筹规划和政策协调,创新工作方法,保障规划顺利实施。

2、强化指导作用重视研究国家政策,主动跟进、加强工作、突出重点、强化责任,逐项跟踪汇报和衔接,既要争取把更多的项目纳入国家层面,又要努力将国家对藏区的扶持政策落到实处,取得突破;发挥交通发展规划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作用,优化交通资源分配的总量、结构、布局和时序;充分重视和发挥交通发展规划对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建的指导作用,加强各级规划的衔接协调,切实注重与相关部门主动对接、沟通、协调,形成完整的交通发展规划体系,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专项规划要以综合交通体系发展规划为指导,在约束性目标、空间功能定位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做好衔接。

5.2强化技术保障

1、加快项目前期工作。加快项目前期工作,强化技术方案比较,精细设计,保证前期工作质量;强化评审机制和手段,确保项目决策的科学性、先进性;打破常规,超前运作,滚动进行,确保有一定的项目储备。

2、推动科学技术创新。针对林芝市特殊建设条件,加大交通科技投入,支持交通运输关键技术、核心装备的研发应用和重大问题研究,做好交通运输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建立资源共享、科研合作等长效机制。提高交通运输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积极推进交通的供需管理,推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3、注重科技人才培养。充分利用国家援藏工作的有利契机,积极推进双向交流,提升林芝市交通运输技术和管理人员的水平和素质。依托重大工程和重点科研项目加大队专业技术人员的教育培训,增强人才支持和保障能力,着力加强干部能力建设,加强紧缺人才培养,加强专业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人才保障体系。

5.3落实资金保障

按照“国家投资、地方筹资、集资、利用外资(含外省投资)”的投资体制,统筹合理地运用中央预算内投资、车购税、民航发展基金和地方财政资金,创新交通建设投融资体制机制,拓展融资渠道,多方筹集建设资金。

结合林芝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针对不同项目,构建合理分工的投融资体系。发挥政府融资平台在基础性、公益性项目建设上的投资主体功能;适当运用利益补偿等方式以吸引民间投资进入盈利能力不强但社会效益好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继续发挥林芝产业带动作用,提升本地区发展对信贷资源的吸纳能力,提前做好特色产业提质升级重点项目、扶贫开发中的重点基础建设项目、产业项目的筹备申报,通过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实现项目带动、产业扶贫,进而提升本区域发展对信贷资源的吸纳能力。

5.4优化建设环境

积极落实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明确的中央财政对机场、航空公司航班、铁路经营性亏损和公路养护费给予补贴的特殊优惠政策。研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西藏交通运输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促进西藏民航发展的意见》、《关于公路交通建设超常规发展的决定》、《关于西藏林芝机场航站区改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等有关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专项政策和意见,延续和进一步充实了中央赋予西藏的各项特殊优惠政策,从投资、税收、价格、土地等方面给予更大的支持,提高交通运输的整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综合交通发展。

5.5加强项目监管

1、严格招投标制度。严格按照《公路工程招标投标法》的有关规定确定施工队伍,力争做到技术力量强、管理能力好、信誉好的施工企业参与工程建设,为项目顺利实施打下坚实基础。

2、加强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建立健全自检自控,预防为主的质量保证措施和自检体系,对施工全过程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和管理。项目建设过程中注意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不合格的分项工程及时返工,指定项目负责人进行监督管理,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

3、严格建设资金管理。严格执行中央专项资金和国债资金管理有关规定,建设资金按项目设立专户,实行专户储存,单独建帐,单独核算,做到专款专用。认真配合审计部门,严格计量制度。

5.6强化舆论宣传

交通运输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社会性、服务性公益事业,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林芝市应最大限度地协调用好各方各类宣传资源,紧紧抓住关系全局、影响全局、推动全局的交通运输发展的重大关键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社会广泛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针对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的不同特点,发挥各自优势,综合利用。

高度重视有影响力的报刊、网络舆论,搭建网络平台,扩大网络宣传影响力,借助《中国交通报》等知名报刊以及西藏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宣传交通运输发展的巨大成就,以交通运输部门的公信力赢得媒体舆论的认同和老百姓的赞誉,让更多的干部、民众了解并参与到“十三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的建设当中,积思广益,形成合力,使“十三五”规划落到实处。